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漢語方言研究
Studies on Chinese Dialectology 
開課學期
102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楊秀芳 
課號
CHIN7350 
課程識別碼
121 M61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402 
備註
先修課程至少包括「語言學概論」、「聲韻學」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21dialectology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(1)本課程目的在培養學生研究漢語的能力,課程中將介紹漢語七大方言的音韻特點,教學生如何系統性的認識方言,以奠立漢語研究的基礎。
(2)本課程主要以歷史觀點研究方言,利用方言比較材料,研究方言的古今規則對應,以及方言與方言的規則對應關係,建立對方言的系統性認識。
(3)本課程講授與討論並重,學生藉由討論課,可以學到具體的操作方法。
(4)本課程成績依課堂討論與期末報告評量。課堂討論佔40%,期末繳交書面報告佔60%。
 

課程目標
培養學生研究漢語的能力,課程中將介紹漢語七大方言的音韻特點,教學生如何系統性的認識方言,以奠立漢語研究的基礎。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丁邦新 1998 《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    2007 《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》。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。
王福堂 1999 《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》。北京:語文出版社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編 1981 《方言調查字表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何大安 1988 《規律與方向:變遷中的音韻結構》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。台北:中央研究院。
侍建國 2011 《歷史語言學:方音比較與層次》。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
徐大明 2006 《語言變異與變化》。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。
徐通鏘 1991 《歷史語言學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袁家驊等 1989 《漢語方言概要》(第二版)。北京:文字改革出版社。
陳保亞 2006 〈從語言接觸看歷史比較語言學〉。《北京大學學報》2:30-34。
董同龢 1989 《漢語音韻學》。台北:文史哲出版社。
楊秀芳 1993 〈論文白異讀〉。《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》:823-849。台北:大安出版社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討論 
40% 
 
2. 
書面報告 
6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1  漢語方言的形成與發展 
第2週
9/18  漢語方言的分群與分區 
第3週
9/25  官話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4週
10/02  吳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5週
10/09  湘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6週
10/16  贛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7週
10/23  粵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8週
10/30  客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9週
11/06  客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10週
11/13  閩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11週
11/20  閩方言的音韻特點 
第12週
11/27  期中考 
第13週
12/04  方言的音變 
第14週
12/11  方言的接觸 
第15週
12/18  方言的層次 
第16週
12/25  方言的層次 
第17週
1/01  國定假日停課